部分線纜產品監督抽查情況


發布時間:

2024-01-30

這次抽查重點對電線電纜的絕緣最薄處厚度、導體電阻、單根垂直燃燒試驗、成束阻燃性能、絕緣平均厚度、護套平均厚度等24個項目進行檢驗。其中,絕緣最薄處厚度、導體電阻、單根垂直燃燒試驗、成束阻燃性能為安全項目。除單根垂直燃燒試驗、絕緣偏心度外,其餘項目均有不合格。

  2023年3月3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公開了一組數據:2022年,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電線電纜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浙江、廣東、江蘇、安徽等29個省(區、市) 3325家企業生產的3334批次電線電纜進行抽查檢驗,涉及架空絕緣電纜、塑料絕緣控製電纜、擠包絕緣低壓電力電纜、擠包絕緣中壓電力電纜、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絕緣電線電纜、阻燃聚氯乙烯絕緣電纜等6個品種,分別抽查檢驗150批次、125批次、1164批次、3批次、1887批次、5批次。共發現93批次產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僅為2.8%。

  這次抽查重點對電線電纜的絕緣最薄處厚度、導體電阻、單根垂直燃燒試驗、成束阻燃性能、絕緣平均厚度、護套平均厚度等24個項目進行檢驗。其中,絕緣最薄處厚度、導體電阻、單根垂直燃燒試驗、成束阻燃性能為安全項目。除單根垂直燃燒試驗、絕緣偏心度外,其餘項目均有不合格。發現絕緣老化後斷裂伸長率有19批次產品不合格,絕緣最薄處厚度有18批次產品不合格,絕緣老化前斷裂伸長率有17批次產品不合格,導體電阻、護套熱失重試驗、絕緣平均厚度、絕緣老化前抗張強度各有12批次產品不合格,絕緣熱收縮有11批次產品不合格,絕緣老化後抗張強度有10批次產品不合格,成束阻燃性能有2批次產品不合格。經技術機構分析,絕緣最薄處厚度等結構尺寸類項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工藝不當,部分企業在生產時模具配置不合適、擠出工藝控製不精確;導體電阻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業拉絲、束絲或絞製過程控製不符合規定;成束阻燃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阻燃原材料存在質量問題;絕緣老化前抗張強度、絕緣老化前斷裂伸長率、絕緣老化後抗張強度、絕緣老化後斷裂伸長率、絕緣熱收縮、護套熱失重試驗等機械性能項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絕緣和護套的原材料不符合要求,部分企業擠塑、交聯等工藝控製水平不過關。

  電線電纜產品是基建工程、民生類的產品,材料成本占比高,市場競爭激烈,價格非常透明,各個廠家基本是靠微利生存,稍好的一點的企業,利潤也就在2%-3%左右,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也要靠技術創新產品來加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所以電線電纜產品都是一分錢一分貨。不法廠家製造假冒偽劣、不合格產品並推向市場的做法,最終結果就是造成嚴重的工程安全質量隱患、坑害消費者權益、擾亂衝擊正常的電線電纜市場,損害了公平公正,違背等價交換原則,更是讓企業的誠信麵臨著“現實困境”,成為阻礙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毒瘤”。

網站地圖